Monday, October 15, 2018

coroutine



https://www.cnblogs.com/liang1101/p/7285955.html
  对于 进程、线程,都是有内核进行调度,有 CPU 时间片的概念,进行 抢占式调度(有多种调度算法)
  对于 协程(用户级线程),这是对内核透明的,也就是系统并不知道有协程的存在,是完全由用户自己的程序进行调度的,因为是由用户程序自己控制,那么就很难像抢占式调度那样做到强制的 CPU 控制权切换到其他进程/线程,通常只能进行 协作式调度,需要协程自己主动把控制权转让出去之后,其他协程才能被执行到。
 goroutine 和协程区别
  本质上,goroutine 就是协程。 不同的是,Golang 在 runtime、系统调用等多方面对 goroutine 调度进行了封装和处理,当遇到长时间执行或者进行系统调用时,会主动把当前 goroutine 的CPU (P) 转让出去,让其他 goroutine 能被调度并执行,也就是 Golang 从语言层面支持了协程。Golang 的一大特色就是从语言层面原生支持协程,在函数或者方法前面加 go关键字就可创建一个协程。
 其他方面的比较
  1. 内存消耗方面
    每个 goroutine (协程) 默认占用内存远比 Java 、C 的线程少。
    goroutine:2KB 
    线程:8MB
  2. 线程和 goroutine 切换调度开销方面
    线程/goroutine 切换开销方面,goroutine 远比线程小
    线程:涉及模式切换(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16个寄存器、PC、SP...等寄存器的刷新等。
    goroutine:只有三个寄存器的值修改 - PC / SP / DX.
  线程是操作系统的内核对象,多线程编程时,如果线程数过多,就会导致频繁的上下文切换,这些 cpu 时间是一个额外的耗费。所以在一些高并发的网络服务器编程中,使用一个线程服务一个 socket 连接是很不明智的。于是操作系统提供了基于事件模式的异步编程模型。用少量的线程来服务大量的网络连接和I/O操作。但是采用异步和基于事件的编程模型,复杂化了程序代码的编写,非常容易出错。因为线程穿插,也提高排查错误的难度。
   协程,是在应用层模拟的线程,他避免了上下文切换的额外耗费,兼顾了多线程的优点。简化了高并发程序的复杂度。举个例子,一个高并发的网络服务器,每一个socket连接进来,服务器用一个协程来对他进行服务。代码非常清晰。而且兼顾了性能。
 那么,协程是怎么实现的呢?
  他和线程的原理是一样的,当 a线程 切换到 b线程 的时候,需要将 a线程 的相关执行进度压入栈,然后将 b线程 的执行进度出栈,进入 b线程 的执行序列。协程只不过是在 应用层 实现这一点。但是,协程并不是由操作系统调度的,而且应用程序也没有能力和权限执行 cpu 调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是,协程是基于线程的。内部实现上,维护了一组数据结构和 n 个线程,真正的执行还是线程,协程执行的代码被扔进一个待执行队列中,由这 n 个线程从队列中拉出来执行。这就解决了协程的执行问题。那么协程是怎么切换的呢?答案是:golang 对各种 io函数 进行了封装,这些封装的函数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而其内部调用了操作系统的异步 io函数,当这些异步函数返回 busy 或 bloking 时,golang 利用这个时机将现有的执行序列压栈,让线程去拉另外一个协程的代码来执行,基本原理就是这样,利用并封装了操作系统的异步函数。包括 linux 的 epoll、select 和 windows 的 iocp、event 等。
   由于golang是从编译器和语言基础库多个层面对协程做了实现,所以,golang的协程是目前各类有协程概念的语言中实现的最完整和成熟的。十万个协程同时运行也毫无压力。关键我们不会这么写代码。但是总体而言,程序员可以在编写 golang 代码的时候,可以更多的关注业务逻辑的实现,更少的在这些关键的基础构件上耗费太多精力。
  尽管,在任务调度上,协程是弱于线程的。但是在资源消耗上,协程则是极低的。一个线程的内存在 MB 级别,而协程只需要 KB 级别。而且线程的调度需要内核态与用户的频繁切入切出,资源消耗也不小。
我们把协程的基本特点归纳为:
1
2
1. 协程调度机制无法实现公平调度
2. 协程的资源开销是非常低的,一台普通的服务器就可以支持百万协程。
   那么,近几年为何协程的概念可以大热。我认为一个特殊的场景使得协程能够广泛的发挥其优势,并且屏蔽掉了劣势 --> 网络编程。与一般的计算机程序相比,网络编程有其独有的特点。
1
2
3
1. 高并发(每秒钟上千数万的单机访问量)
2. Request/Response。程序生命期端(毫秒,秒级)
3. 高IO,低计算(连接数据库,请求API)。
   最开始的网络程序其实就是一个线程一个请求设计的(Apache)。后来,随着网络的普及,诞生了C10K问题。Nginx 通过单线程异步 IO 把网络程序的执行流程进行了乱序化,通过 IO 事件机制最大化的保证了CPU的利用率。
至此,现代网络程序的架构已经形成。基于IO事件调度的异步编程。其代表作恐怕就属 NodeJS 了吧。
  我们知道,协程(coroutine)是Go语言中的轻量级线程实现,由Go运行时(runtime)管理。
  在一个函数调用前加上go关键字,这次调用就会在一个新的goroutine中并发执行。当被调用的函数返回时,这个goroutine也自动结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个函数有返回值,那么这个返回值会被丢弃。
  消息机制认为每个并发单元是自包含的、独立的个体,并且都有自己的变量,但在不同并发单元间这些变量不共享。每个并发单元的输入和输出只有一种,那就是消息。
  channel 是 Go 语言在语言级别提供的 goroutine 间的通信方式,我们可以使用 channel 在多个 goroutine 之间传递消息。channel是进程内的通信方式,因此通过 channel 传递对象的过程和调用函数时的参数传递行为比较一致,比如也可以传递指针等。channel 是类型相关的,一个 channel 只能传递一种类型的值,这个类型需要在声明 channel 时指定。
  channel的声明形式为:
1
var chanName chan ElementType
  举个例子,声明一个传递int类型的channel:
var ch chan int
   使用内置函数 make() 定义一个channel:
ch := make(chan int)
  在channel的用法中,最常见的包括写入和读出:
// 将一个数据value写入至channel,这会导致阻塞,直到有其他goroutine从这个channel中读取数据
ch <- value

// 从channel中读取数据,如果channel之前没有写入数据,也会导致阻塞,直到channel中被写入数据为止
value := <-ch
默认情况下,channel的接收和发送都是阻塞的,除非另一端已准备好。
 我们还可以创建一个带缓冲的channel:
c := make(chan int, 1024)

// 从带缓冲的channel中读数据
for i:=range c {
  ...
}
此时,创建一个大小为1024的int类型的channel,即使没有读取方,写入方也可以一直往channel里写入,在缓冲区被填完之前都不会阻塞。
可以关闭不再使用的channel:
close(ch)
应该在生产者的地方关闭channel,如果在消费者的地方关闭,容易引起panic;
  在UNIX中,select()函数用来监控一组描述符,该机制常被用于实现高并发的socket服务器程序。Go语言直接在语言级别支持select关键字,用于处理异步IO问题,大致结构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select {
    case <- chan1:
    // 如果chan1成功读到数据
     
    case chan2 <- 1:
    // 如果成功向chan2写入数据
 
    default:
    // 默认分支
}
   select默认是阻塞的,只有当监听的channel中有发送或接收可以进行时才会运行,当多个channel都准备好的时候,select是随机的选择一个执行的。
  Go语言没有对channel提供直接的超时处理机制,但我们可以利用select来间接实现,例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timeout := make(chan bool, 1)
 
go func() {
    time.Sleep(1e9)
    timeout <- true
}()
 
switch {
    case <- ch:
    // 从ch中读取到数据
 
    case <- timeout:
    // 没有从ch中读取到数据,但从timeout中读取到了数据
}
 这样使用select就可以避免永久等待的问题,因为程序会在timeout中获取到一个数据后继续执行,而无论对ch的读取是否还处于等待状态。



Labels

Review (572) System Design (334) System Design - Review (198) Java (189) Coding (75) Interview-System Design (65) Interview (63) Book Notes (59) Coding - Review (59) to-do (45) Linux (43) Knowledge (39) Interview-Java (35) Knowledge - Review (32) Database (31) Design Patterns (31) Big Data (29) Product Architecture (28) MultiThread (27) Soft Skills (27) Concurrency (26) Cracking Code Interview (26) Miscs (25) Distributed (24) OOD Design (24) Google (23) Career (22) Interview - Review (21) Java - Code (21) Operating System (21) Interview Q&A (20) System Design - Practice (20) Tips (19) Algorithm (17) Company - Facebook (17) Security (17) How to Ace Interview (16) Brain Teaser (14) Linux - Shell (14) Redis (14) Testing (14) Tools (14) Code Quality (13) Search (13) Spark (13) Spring (13) Company - LinkedIn (12) How to (12) Interview-Database (12) Interview-Operating System (12) Solr (12) Architecture Principles (11) Resource (10) Amazon (9) Cache (9) Git (9) Interview - MultiThread (9) Scalability (9) Trouble Shooting (9) Web Dev (9) Architecture Model (8) Better Programmer (8) Cassandra (8) Company - Uber (8) Java67 (8) Math (8) OO Design principles (8) SOLID (8) Design (7) Interview Corner (7) JVM (7) Java Basics (7) Kafka (7) Mac (7) Machine Learning (7) NoSQL (7) C++ (6) Chrome (6) File System (6) Highscalability (6) How to Better (6) Network (6) Restful (6) CareerCup (5) Code Review (5) Hash (5) How to Interview (5) JDK Source Code (5) JavaScript (5) Leetcode (5) Must Known (5) Python (5)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