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2, 2015

把《把时间当作朋友》读薄



把《把时间当作朋友》读薄
心智的力量
经常有学生向我表示她对目前的专业没兴趣,她真正感兴趣的是某某专业。——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这些人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然后,真的是他们以为的那样么?不客气地说,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最终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所以,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把一件事情做得比大多数人要好,并且从中收获了认可与快乐(也可能收获的是别的东西),就很少会不对这件事情感兴趣。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尽管并不是绝对,但确实大多数事情都需要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擅长了;擅长了,就自然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兴趣就大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更……良性循环。但,同样,做得多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没兴趣,往往只不过是结果而已,却被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的惩罚就是大量的时间白白流逝。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我是说,大量的时间投入。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马上开始行动,在行动中调整、改善方法。


开启自己的心智
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 获得知识;b. 应用知识;c. 抽象推理。
牢牢记住“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这个事实本身,就已经足以保证我们不断进步了——我们因了解这个事实而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自省机制。

当你面临尴尬(或遇到问题)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拿出纸笔来,把你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本子里。这样的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会提醒你,这是你曾经遇到过的尴尬。如果你不记录下来,那你就肯定会忘记的。然后还要养成一个习惯,定期拿出这个本子回顾一下。这个习惯往往会使你很有成就感,因为你知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已经有进步了。因为那个本子里记录过的很多错误你都不再犯了——当然,不再犯那些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你在不停地提醒你自己!

另外,在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你的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你的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

“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

“心智开启”的起点是“意识到可以自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常听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你自己”,这句话如果有道理的话,那个“最可怕的敌人”实际上应该指的是“你那无法控制的懒惰”。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放弃。放弃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倒也罢了。但是,好像“更好的方向”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如此下去,你会不停地发现“更好的方向”。千万不要误以为能够不停地找到“更好的方向”的人只有你一个。大家都在不停地“找到”更好的方向,怎么不见大家都成功呢?

见识越少的人越喜欢用自己所有的见识作为判断依据,并且完全不顾自己见识的局限,也不知道自己的见识有局限。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听听劝,从今天开始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吧。

倾听任何人讲话的时候,都不应该带着“防备、质疑”的心态,那样可能会遗漏重要的信息。因为,心态会成为我们的有色眼镜,使得我们只能收到过滤之后的信息。然后,最终对所获得的全部信息,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也同样可能是危险的,或者是有害的。

有一个很实用的建议是: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相信我,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

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艰苦,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6小时”;耐心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至少5年,长则20年”。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事实上,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


更多思考
根源在于,他们其实只做简单的事情,而回避那些有难度的工作。

受到奖励之后,原本有两个选择:a. 再次来过;b. 见好就收。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这就是为什么“庞兹骗局”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受到惩罚之后,同样有两个选项:a. 从此碰都不碰那件事情;b. 挣扎着找一个出路。同样好玩的是,这次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

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实际上更可能只不过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办事拖拉的人其实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他们也并非“不努力”,他们花很长时间去做事——只不过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只做很多非常容易的事情。

做个不迟到的人。1. 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 2. 每天检查自己的时间表至少三次。 3. 假定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需要的时间比想象中更多一点。4. 假定你永远都会遇到交通堵塞。(// 带上一本书在发生这些意外时可以不浪费时间。记住,意外总是发生绝对不是因为你的运气格外差,而往往只不过是因为你考虑得不够周全。)5. 假定其他人都会迟到。 6. 尽量不要因为别人以致而责怪他们。

成熟的人总是知道如何让别人舒服。

很多时候,所谓的“谦虚”和“低调”事实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几乎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肯定是有来历的。只不过是我们经常说的“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了解你要做的事情(即使不能清楚地了解,也尽量去弄清更多的细节,并在执行过程中调整),并将大任务分为小任务。人们做事是需要反馈的,小任务的达成会给执行者以正面反馈,让他能信心满满地开始下一个小任务。如果长时间没有正面的反馈,毅力再好也很难坚持下来。

http://www.cnblogs.com/ansn001/p/4698929.html

不断积累,愈发完美——《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把世界性的知识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或者能力,才是我学习的真实目的。
  读完第四遍,终于有一些自己的感触——不断积累,愈发完美。
  当然所有的感触,如若不落到实处,不管讲得再怎么对、再怎么激励人心,其实没有任何用处。感触极为多,也列了很多。但是太多的东西是没办法被执行的。
  所以感触最终转变为:15条对我目前来说最需要积累的建议。虽然也觉得15条有点多,但是也许是贪心吧,不防先尝试一下。因为这里有很多不同维度,是可以在生活中主动并行的。等执行半年后再来一次验证和回顾,再进行下一轮的调整。

每当想说“我要。。。。”的时候,就先思考一下“我有。。。”,看一下是否等价。

  所有东西都是等价的对换,不以人的情感转移,不要浪费时间在纠结上。如果不等价,那就花时间上积累“我有。。。”上。直到哪一天“我有的”和“我想要的”对等了,那就必然可以获得“我想要的”。

要低调,不要喜欢秀优越感。

  不要浪费时间在没有意义、无聊的、浪费时间的秀优越感上。对比的喜悦是没有尽头的。而要落在真实的提升自己上面。

不要把自己的经验当作道理,更不要当作真理。

  不要自以为是,浪费时间。更不要去祸害别人。

一切要向着对自己好的方向看,一切事情都是好事。

  这样自己才能永远不断的在积累正向的能力上。后悔是最没有用的。

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而非哪一个更积极就接受哪一个。

  客观真实,不要不经过大脑凭感觉。

只有在长时间的专注一件事的时候,才会发生奇迹的事。

  只要在专注一件事,就一定会慢慢往前走。就像滚雪球一样。专心、专注的做好当前这件事。

千万不要焦虑。一旦焦虑了需要静下来思考一下怎么做。

  焦虑让人看不到真正的问题。单纯的焦虑于事无补。

如果不是急于马上解决问题,那必需弄清概念。

  底子太薄,路子比较野。如果是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就以最快的方式解决。如果不是的话,要弄清概念,不要欺骗自己。概念是决定自己能走多远和多高的根本。

做事一定要目的明确,没有任何二义性,不要隐藏任何其他的心里的目的。

  每个人都有2个目的。一个是表达出来给别人的目的,一个是在自己内心的目的。往往在自己内心的目的比表达出来给别人的目的会多好几倍。这样真正在做事的时候工作量会是n倍。所以要努力使自己内心的目的和表达出来的目的是一致的。这样才能确保工作量是对待的。只好的办法,每个事只有一个目的。让这个目的在每个人的理解是一致的。

要会合理的去做任务(截止时间,紧急程度,验收,熟悉度),永远只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

  只有失败的任务,没有任务失败。

千万不要和怕麻烦的人在一起,也不要跟怕麻烦的人交朋友。

  自己目前是“泥菩萨过江”。所以没有那么多精力在上面,也解决不了这么高尚的问题。

要以自己的规则去判断别人灌输的观念和想法。

  这样才能不断的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这样才能不断的校正自己的规则。

沟通的时候说事实,不要说看法。

  看法与事无补。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拯救世界一样。有的人认为破坏才能拯救,有的人认为维护才是拯救。所以既然是要沟通,那就要说事实就好了。

不要光在脑子里猜,说出来验证一下听到的信息是否正确。

  沟通是两个人的事,都涉及到加密和解密。每个人都以为对方会懂,其实对方并不一定或者往往是不懂的。不妨说出来验证一下。你的意思是.....,我理解的对吗?这样才能不断的纠正中去沟通到对方真实想法。

多尝试努力的和家人交流,哪怕没什么话,关心关心他们的想法也是好的。

  这个是头等大事。不敢说一切奋斗是为了家人,至少一半吧。如果不交流,也许就会出现电视剧里的情景了:孤家寡人或者是后悔莫及。

总结,就像《把时间当作朋友》里讲的一样:时间对于现实的人是朋友,对于不现实的人是敌人。我们应该运用心智,不断积累,最后才能获得解放 。不要浪费时间在去纠结和后悔客观的事情上。不要浪费时间在对现在的不满,因为这是过去积累的结果。如果不希望未来重现,那么应该从现在开始不断积累,提升自己。直到有更强的自己做自己更想做的事。


Labels

Review (572) System Design (334) System Design - Review (198) Java (189) Coding (75) Interview-System Design (65) Interview (63) Book Notes (59) Coding - Review (59) to-do (45) Linux (43) Knowledge (39) Interview-Java (35) Knowledge - Review (32) Database (31) Design Patterns (31) Big Data (29) Product Architecture (28) MultiThread (27) Soft Skills (27) Concurrency (26) Cracking Code Interview (26) Miscs (25) Distributed (24) OOD Design (24) Google (23) Career (22) Interview - Review (21) Java - Code (21) Operating System (21) Interview Q&A (20) System Design - Practice (20) Tips (19) Algorithm (17) Company - Facebook (17) Security (17) How to Ace Interview (16) Brain Teaser (14) Linux - Shell (14) Redis (14) Testing (14) Tools (14) Code Quality (13) Search (13) Spark (13) Spring (13) Company - LinkedIn (12) How to (12) Interview-Database (12) Interview-Operating System (12) Solr (12) Architecture Principles (11) Resource (10) Amazon (9) Cache (9) Git (9) Interview - MultiThread (9) Scalability (9) Trouble Shooting (9) Web Dev (9) Architecture Model (8) Better Programmer (8) Cassandra (8) Company - Uber (8) Java67 (8) Math (8) OO Design principles (8) SOLID (8) Design (7) Interview Corner (7) JVM (7) Java Basics (7) Kafka (7) Mac (7) Machine Learning (7) NoSQL (7) C++ (6) Chrome (6) File System (6) Highscalability (6) How to Better (6) Network (6) Restful (6) CareerCup (5) Code Review (5) Hash (5) How to Interview (5) JDK Source Code (5) JavaScript (5) Leetcode (5) Must Known (5) Python (5)

Popular Posts